130W Max高能集结, 多设备快充一个就够! 安克130W桌面充电站评测
- 2025-07-12 03:46:05
- 792
作为全球充电领域的创新引领者,安克(Anker)始终以技术突破重塑用户充电体验,其产品凭借硬核性能与人性化设计畅销全球超 140 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千万用户信赖的 “快充专家”。
近期,安克推出一款桌面超薄充电站——ANKER安克130W桌面充电站,拥有六口合一设计,多口输出达130W,可同时为手机、笔电、游戏机、小家电同事补电,并且兼容性极强,握手快充让设备充电更高效,此外1.9cm的超薄机身可轻松收纳。下面跟随充电头网一起来看看这款设备性能如何吧。
开箱介绍
包装盒以简白为底,底部印有充电设备潮流涂鸦,中间印有“ANKER”品牌名称。
包装盒背面采用苹果同款拉链式封条,其次还印有产品信息参数。
取出安克130W桌面充电站本体,同时附赠AC电源线、收纳袋以及使用说明书。
外观介绍
桌面充采用方块造型,外壳采用亲肤磨砂材质制作,顶部设有按键,以及安克LOGO,外壳四周采用R角曲面过度,整机手感细腻。
中框为金属质感,前侧配备4枚USB-C端口最左端有笔记本图标,从左到右充电功率分别为100W、65W、20W、20W。
右侧为两枚USB-A端口,可提供12W、12W的充电功率。
另外一侧无端口设计。
背部预留8字孔插座。
插脚输入端印有充电器规格参数。
型号:A2155
输入:100-240V~2.0A 50-60Hz
从左到右边依次(C1-C4,A1-A2)单口输出:
USB-C1:5V⎓3A/9V⎓3A/15V⎓3A/20V⎓5A(100WMax)
USB-C2:5V⎓3A/9V⎓3A/15V-3A/20V⎓3.25A(65W Max)
USB-C3/C4:5V⎓3A/9V⎓2.22A(20W Max)
USB-A1/USB-A2:5V⎓2.4A(12W Max)
双口输出: 最大130W
三口输出: 最大130W
四口输出: 最大127W
五口输出:最大129W
六口输出: 最大129W
总输出:最大130W
安克130W桌面充电站长度约为98.41mm。
安克130W桌面充电站宽度约为93.14mm。
厚度约为19.67mm,体积约为180.29cm³。
安克130W桌面充电站重量约为319.3g。
AC电源线附赠魔术贴扎带,便于用户收纳。
三角插头部分也采用了新国标设计,零火端口有包胶保护套。
线身部分印有相关参数,线缆类型:RVV;耐压值:300/500V ;线径:2*0.75mm²。
AC插脚印有“10A 250V”参数规格,并且通过3C认证。
AC电源线长度约为150cm。
8字尾插特写。
使用体验
安克130W桌面充电站简白的机身在办公桌面十分百搭简约,与传统转头大小的的充电器相比,省去了排插+充电器的双重叠加,做到超薄机身提供强大电力输出。
安克130W桌面充电站仅为19.67mm的厚度与笔记本厚度相当,放置在桌面十分简约,不占据桌面视野,前置四孔USB-C布局,可轻松为桌面笔记本、手机设备轻松供电,电源插孔后置设计不仅避免线材遮挡外观,更通过辅助理线设计实现桌面空间的整洁。
协议测试
除标注支持PD快充协议外,测试充电器完整的快充协议,用户可以根据具体的协议来匹配输出设备,从而获得更好的快充体验。
USB-C1
使用POWER-Z KM003C测得USB-C1端口支持UFCS、QC3.0、AFC、PD3.0、PPS、QC5、DCP、SAM 2A以及Apple 2.4A快充协议,基本涵盖市面上主流的快充协议。
PDO报文方面,USB-C1端口具有5V3A,9V3A,15V3A和20V5A四组固定电压档位,以及4.5-21V5A PPS电压档位。
UFCS报文方面,支持5-11V3A 电压档位。
USB-C2
使用POWER-Z KM003C测得USB-C2端口支持UFCS、QC3.0、AFC、PD3.0、PPS、QC5、DCP、SAM 2A以及Apple 2.4A快充协议,基本涵盖市面上主流的快充协议。
PDO报文方面,USB-C2端口具有5V3A,9V3A,15V3A和20V3.25A四组固定电压档位,以及5-11V5A、4.5-21V3A PPS电压档位。
UFCS报文方面,支持5-11V3A 电压档位。
USB-C3/C4
使用POWER-Z KM003C测得USB-C3/C4端口支持QC3.0、FCP、AFC、PD3.0、DCP、SAM 2A以及Apple 2.4A快充协议,基本涵盖市面上主流的快充协议。
PDO报文方面,USB-C3/C4端口具有5V3A,9V2.22A两组固定电压档位。
USB-A1/A2
使用POWER-Z KM003C测得USB-A1/A2端口支持 DCP 以及Apple2.4A快充协议。
产品测试
接下来就带大家看一看这款充电器的具体使用体验,充电头网会从充电兼容性测试、多口同时输出、充电全程测试等方面带大家全方位了解这款充电器。
充电兼容性测试
兼容性测试环节可以清楚的得知充电器为各个设备的充电情况,充电头网会使用数十款设备搭配充电器进行测试,为读者呈现真实的测试数据。
使用安克130W桌面充电站的USB-C端口为 Phone 16 plus 充电,实测功率为14.80V 2.09A 30.97W,快充表现优异。
将所测产品充电数据汇总至表格,常见的手机大多握手9V电压档位;对于支持PD、PPS协议兼容较好的设备可以握手15V、18V电压。
绘制出柱状图可以看出,安克130W桌面充电站 USB-C1 对测试设备设备功率达到23W、45W、88W、94W这几个档位,其中华为MateBook X Pro充电功率达到94.27W,表现亮眼。
再来看看USB-C2端口,C2端口可为大部分设备提供9V、15V、20V电压,支持PD、UFCS、PPS协议的设备可握手更大的电流。
将测试数据绘制成图表,可以看出USB-C2与C1口主要区别在于由PD 100W降至65W,因此大功率设备充电功率基本保持在61-64W之间,其余表现与C1口一致。
将测试设备的充电表现列成表格,可以看出,各测试机型握手9V电压,充电输出表现稳定。
由柱状图中可以很直观的看出 USB-C3 口对主流品牌机型充电功率较为稳定,在11-20W之间。
USB-A口最大输出功率为12W, 测试设备中基本握手5V电压,充电电流在1.4-2A。
由柱状图中可以看出 USB-A 口对主流品牌机型充电功率较为稳定,在7-10W之间。
多口同时输出测试
使用 C1、C3 端口对两台笔记本进行充电时,实测充电功率分别可达 61.42W、62.17W。
使用 C1、C2、C3口对两台笔记本电脑和一台手机进行充电时,实测充电功率分别可达 61.92W、43.25W、19.93W。
使用 C1、C2、C3、C4 口对两台笔记本电脑和两台手机进行充电时,实测充电功率分别可达 61.91W、18.90W、19.93W、16.88W。
使用 C1、C2、C3、C4、A1 口对两台笔记本电脑和三台手机进行充电时,实测充电功率分别可达 43.18W、28.48W、19.92W、18.67W、7.39W。
使用 C1、C2、C3、C4、A1、A2 口对两台笔记本电脑和四台手机进行充电时,实测充电功率分别可达 43.20W、18.89W、19.90W、18.84W、8.49W、7.43W。
充电全程测试
安克130W桌面充电站 C1口最大支持功率 PD 100W充电,在测试设备方面充电头网选用了 MacBookPro M4 Pro 作为测试对象,将安克130W桌面充电站 与 MacBookPro M4 Pro 放置于25℃的恒温箱中,并接通电源,测试结果如下。
接通电源后握手20V电压,前50分钟功率稳定在86W;随后功率下降至80W左右并持续充电至55分钟;随后功率下降至54W左右并持续充电至第1小时19分钟;随后涓流充电至充满,充电全程耗时约1小时53分钟。
绘制出折线图,可以看出,安克130W桌面充电站为 MacBookPro M4 Pro 充电至50%耗时38分钟,充至80%耗时1小时06分钟,充至100%耗时1小时53分。
空载功耗测试
充电器在插座上插着不使用的情况下是否会浪费电,具体会损耗多少电能,这是许多读者心中的疑问,待机功耗环节就是为了解答这个问题。将充电器插在横河 WT310E数字功率计的插座上,并读取功率计上的数据,测试结果如下。
经过功率计测试,充电器在220V 50Hz 电压下的空载功耗为0.43W,换算下来一年损耗的电能约为3.77 kW·h,若市电价为0.6元/kW·h,则充电器一年的电费约为2.3元左右。
充电器在110V 60Hz 电压下的空载功耗为0.35W,换算下来一年损耗的电能约为3.07 kW·h,若市电价为0.6元/kW·h,则充电器一年的电费约为1.84元左右。
转换效率测试
充电器本质上是一种转换设备,过程中会有损耗,以热量的形式散发出来;充电器从插座上汲取的功率往往会比充电器标注的功率大一些;将安克130W桌面充电站 在220V 50Hz、110V 60Hz交流输入的情况下分别进行转换效率测试,下图是测试结果。
先来看看220V 50Hz电压下转换效率如何,整体转换效率在77.24-92.30%之间;其中转换效率最高的是20V5A档位,转换效率达到了92.30%;转换效率最低的是5V3A档位,转换效率为77.24%。
再来看看110V 60Hz电压下转换效率如何,整体转换效率在83.46-91.53%之间;其中转换效率最高的是20V5A档位,转换效率达到了91.53%;转换效率最低的是5V3A档位,转换效率为83.46%。
整体来看,安克130W桌面充电站 在220V、110V 60Hz电压下的转换效率在同类充电器中属于主流水平,表现不错。
纹波测试
由于充电器中采用开关电源,变压器次级输出的并非直流电,需要经过整流和电容滤波输出,也就是充电器输出会存在纹波;充电头网采用示波器测试充电器输出的纹波值,与行业标准进行比对,检测充电器的输出质量。纹波越低,充电器的输出质量就越高。
空载纹波
首先看看220V 50Hz 电压下的空载纹波,纹波峰峰值最高的是20V0A、15V0A、9V0A档位,纹波峰峰值为10mVp-p;纹波峰峰值最低的是5V0A档位,纹波峰峰值为9mVp-p。
再来看看110V 60Hz 电压下的空载纹波,纹波峰峰值最高的是5V0A档位,纹波峰峰值为10mVp-p;纹波峰峰值最低的是15V0A、9V0A档位,纹波峰峰值为8mVp-p。
带载纹波
首先看看220V 50Hz 电压下的带载纹波,纹波峰峰值最高的是20V5A档位,纹波峰峰值为19mVp-p;纹波峰峰值最低的是5V3A档位,纹波峰峰值均为11mVp-p。
再来看看110V 60Hz 电压下的带载纹波,纹波峰峰值最高的是20V5A档位,纹波峰峰值为20mVp-p;纹波峰峰值最低的是5V3A档位,纹波峰峰值均为10mVp-p。
小结
YD/T 1591-2009 通信行业标准中充电器纹波要求是不高于200mVp-p,安克130W桌面充电站 在220V 50Hz、110V 60Hz 的输入电压下,所有输出功率纹波峰峰值均不高于20mVp-p,表现异常优秀。
温度测试
充电器是一种转换设备,充电过程中会有损耗,以热量的形式散发出来,所以充电器会发热。ANKER安克130W桌面充电站 USB-C1支持 PD 100W 输出,将充电器放置于25℃的恒温箱中,以20V5A负载一小时后采集充电器表面的温度。
首先看看 220V 50Hz 电压输出下充电器温度表现如何。
一小时后,使用热成像仪拍摄的充电器表面最高温度为61.0℃,温度发热较为均匀。
充电器另外一侧表面最高温度为58.3℃。
再来看看 110V 60Hz 电压输出下充电器温度表现如何。
一小时后,使用热成像仪拍摄的充电器表面最高温度为61.6℃。
另一侧最高温度约为61.8℃。
将测试数据绘制成图表,可以看到充电器在极限负载下温度保持在58.3-61.8℃。
将测试数据绘制成统计图,可以看出ANKER安克130W桌面充电站在两类电压平台下负载发热稳定在60℃上下,并且在100W极限负载下可稳定输出不中断。负载测试时最高温度61.8℃满足IEC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2368与新国标GB4943.1 2022对电子电气设备测试中,温度不高于77℃的要求。
充电头网总结
作为安克在桌面快充领域的又一力作,130W桌面充电站用“小体积+强性能”的组合,精准击中了多设备用户的充电痛点。设计上,19.67mm的超薄机身堪称“桌面隐形者”,比传统多口充缩小近一半体积,搭配亲肤磨砂材质和R角处理,手感与颜值双在线。后置电源孔+魔术贴扎带电源线的细节,进一步解决了桌面线材缠绕问题,对追求整洁的用户很友好。
从核心性能来看,六口合一的配置极具实用性:4C2A接口覆盖100W(C1)、65W(C2)、20W(C3/C4)、12W(A1/A2)功率档,单口能喂饱MacBook Pro这类大功率设备,多口同时输出时总功率仍稳定在129-130W——实测六口满负载时,两台笔记本+四部手机仍能分到43W、18W等有效功率,避免了“插满即降速”的尴尬,对办公族来说性能足够全面。
兼容性方面更是亮点,C1/C2口支持UFCS、PD3.0、PPS、QC5等主流协议,从iPhone 16 Plus的30.97W快充,到华为MateBook X Pro的94.27W满血输出,再到安卓机型的私有协议,基本做到“握手即快充”;C3/C4和A口虽功率较低,但胜在稳定,适配耳机、智能手表等小设备无压力。 充电全程实测为 MacBookPro M4 Pro 充电至50%耗时38分钟,充至100%耗时1小时53分,充电十分高效。
性能测试也印证了其可靠性:100W极限负载1小时,表面最高温61.8℃,远低于安全阈值;纹波峰峰值≤20mVp-p,远优于行业200mVp-p标准,充电稳定性拉满;空载功耗低至0.35W,一年电费仅2元左右,兼顾能效与成本。
综合来看,安克130W桌面充电站用“六口全能+130W强输出+超薄设计”的组合,成功替代了“排插+多个充电器”的传统方案。无论是居家办公需要集中供电,还是差旅时想精简数码装备,这款产品都能凭借“功率够强、兼容够广、体积够小”的优势,成为桌面快充的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