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CEO又谈中国汽车了: 中国有美国需要的知识产权
- 2025-07-10 06:28:04
- 623
【TechWeb】7月7日消息,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 (Jim Farley)自2020年10月接管福特汽车,成为这家拥有120年历史的汽车制造商的掌舵人之后,多次谈到自己的中国电动汽车的欣赏。
在近期举办的美国阿斯彭思想节(Aspen Ideas Festival)上,吉姆•法利又一次谈到了他眼中的中国电动汽车竞争力,以及福特汽车的应对策略。
我们对这次访谈内容进行了摘编,一起看看他都说了些什么。
主持人:有一种观点是,制造业只占经济的8%,我们更愿意发展服务业和软件业,说说这种观点错在哪儿?
吉姆•法利:我们需要开始讨论工业独立的问题。很多人没意识到我们在制造方面有多依赖其他国家。没有中国,我们就搞不到任何高性能磁铁。
我们已经连续三周关停工厂了,因为拿不到那些装在音响、导航系统里的高性能磁铁。车座椅里的电机、雨刷器电机、车门电机都用到这些磁铁。而我们根本造不出来。
现在中国国内市场年销量2000万台汽车,但有4000万台的产能,他们能出口。这些产能可以用来造电动车,也可以造其他车型。他们能供应整个北美市场甚至还可以出口一部分去欧洲。
我们面对的是全球竞争,得重新打造关键矿产、电池原材料以及工业级半导体的生产能力。
主持人:你过去一年去过几次中国?
吉姆•法利:过去一年去中国6、7次。
主持人:你在哪里看到些什么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吉姆•法利:让我感到最自愧不如的事之一,全世界70%的电动车都是中国制造的。他们的电动车黑科技远超我们。
中国车型搭载华为、小米等企业的先进技术,实现上车后无需配对手机即可自动镜像你的整个数字生活。你车上有个AI助手,可以聊天,就像中国版的ChatGPT。自动支付系统都内置好了,你能买电影票。系统能识别谁坐在哪个座位,然后推荐他喜欢的娱乐内容。
主持人:那为啥福特的车没有这些?
吉姆•法利::因为谷歌和苹果决定不自己造车。而且他们的车在品质和成本是都比我们的好。
我看到的西方车,确实被比下去了。
我们现在面临的不仅是电动车这场战役,而是一整场对中国的全面的全球竞赛,如果这都输了,那我们就没有未来了。
主持人:但你说你们能在中国和比亚迪拼价格?
吉姆•法利:没错。关键在创新,就像你说的那样。我们对比亚迪做过不少功课。比亚迪是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老大。但我们也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不少机会。
举个例子,比如美国的电动车几乎都不用磷酸铁锂电池,但这种电池能反复充放电两倍以上、寿命超长,可以反复充放电很多次都不会衰减。虽然能量密度低一点,但基本没有起火的风险,它是真正安全的。中国就押注在磷酸铁锂电池,而西方赌的是传统锂电池,这种电池虽然能量密度高,但更贵,又容易着火。
所以我们现在的一个方向是,把平价车的重心转向磷酸铁锂电池。但问题来了,磷酸铁锂电池相关的知识产权都在中国手里。我们只好把这项技术在密歇根“本土化”,然后自己研究。
我们赌这一把,是因为我们觉得这才是对美国真正有利的事。
主持人:磷酸铁锂电池,看看马斯克怎么做的就知道了,不光能用在车上,将来可能还能用在别处,还能做储能用。
吉姆•法利:你说的没错,现在美国也有不少风能、太阳能,但这些东西有时候有点,有时候断供,
我们完全可以把现有的工厂改造一下,把磷酸铁锂技术用起来。造那种能储能的大电池,不仅仅是做电动车电池。
这正是福特在做的事。
主持人:我们来聊聊AI。从现实的应用说起,比如辅助驾驶系统,你们曾经冲刺过L4级自动驾驶。现在的目标是不是稍微收了点?为什么会有收缩?还是说你们会像当初推出平价车型Model T那样突然来个大招,实现跨越式发展,比如与Waymo或特斯拉达成合作?
吉姆•法利:好问题。自动驾驶确实又性感又难搞。当Doug Fields从苹果和特斯拉加入福特,他跟我开了很多次诚恳的会议。我们商量到底该押注在哪个方向上?
我们不是又无限资金。最后我们公司决定,比起在城市道路实现完全自动驾驶,一个更酷的目标是在高速路上“放手看书”模式。按个按钮,然后你就能坐车里看书45分钟。只适用于高速公路。
高速虽然不容易,但比起Waymo、特斯拉那种城市道路驾驶的难度还是小不少。更重要的是,美国人大多数每天在高速公路上花20-30分钟。很多时候还挺危险,不少人边开车边玩手机。所以我们想让驾驶更安全,同时也解放点时间。
我们把原本投在L4级自动驾驶的资金调拨过来全力发展这个项目,我们对即将推出的技术非常兴奋,但我们对L4级自动驾驶也很有兴趣。
主持人:你认为特斯拉和Waymo的自动驾驶模式,哪个更适合福特?
吉姆•法利:我们认为对福特汽车而言Waymo基于激光雷达系统(LiDAR)的方案更适合。因为我们相信激光雷达,真的非常看好。对于我们的品牌而言,人们信任福特,面对新技术得格外小心,希望我们的品牌值得信赖。
就像当年奔驰和沃尔沃在车祸安全方面做的那样,这是新一波安全技术的浪潮。我们认为激光雷达是关键技术。简单说,是一种结合激光雷达的系统,不仅仅是摄像头。
主持人:你去中国5、6次的原因,是在搞合资项目吗?还是打算买比亚迪?你在那边干什么呢?
吉姆•法利:(笑了一下),我去是有几个原因的。我带上整个高管团队。我们到那儿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最近新上市的100款车找来,能试的都试一遍,然后选出我们最新欢的4、5款车空运回底特律。回来之后,我们把这些车开个遍、拆个透,再装回去。
主持人:那特斯拉和Waymo的全自动驾驶系统你们也会下载回来测试吗?
吉姆•法利:当然会。
说回中国。很多人没意识到,中国有美国需要的知识产权,比如电池加工技术。
主持人:那我们是不是该像他们对我们那样反过来对他们?
吉姆•法利:不是,我的意思是我们国家应该更谦虚点,他们有些事做得确实很好,我们应该去学习。学习的方法之一就是合资企业。
在这些合资公司里,有我们自己的人,把技术和经验带回福特总部。如果没有这种机制,就别指望技术能自动传回来。
他们也需要我们,我们有强大的销售渠道,我们对客户的理解他们没有,他们在很多国家还没掌握品质控制的秘诀,而我们在这方面已经有120年的经验了,我们也能提供很多东西来帮他们成长。我们应该警惕那种“妖魔化”中国,把他们当对手、敌人、威胁。
事实上,自2020年担任福特汽车CEO以来,吉姆•法利多次公开表达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关注与评价。
在2021年的一小时的中国媒体视频连线中,吉姆•法利90次提到“中国”,其中80次明确指向中国市场、消费者及技术发展。他强调:“中国不再是最大的销售市场,而是培养和学习经验的地方”,并指出中国在电气化、数字化体验,如零售、科技交互上已“领跑全球”。
2023年初起,吉姆•法利称每年赴华考察6-7次,试驾中国品牌电动车,如长安、小米、理想,并称此为“最令人警醒的经历”。
2024年3月,在接受美媒访谈时,吉姆•法利就透露:“为研究竞争对手,我平时都开比亚迪”。
2024年5月访华后,吉姆•法利向董事会直言:“中国车企正以光速前进”,中国电动车搭载的AI技术、无缝数字生态,如华为/小米车载系统、人脸识别、自动支付都远超美国,且“成本、品质都领先西方”。
2024年10月,在“Everything Electric Show”公布的一档专访视频中,吉姆•法利透露,在过去的六个月里一直在使用小米 SU7这款电动汽车,对它的性能和设计赞不绝口。
吉姆•法利多次表示,福特需以“挑战者”姿态向中国学习,甚至称“若输掉与中国的全球竞争,福特将没有未来”。
正是在中国访问期间看到的巨大差距,促使福特高层决定调整在华战略。不再寻求夺回在中国市场失去的份额,而是将中国作为主要的出口基地,并在产品研发生产上对标中国。
福特汽车将公司在华战略从“在中国,为中国”转向“在中国,为世界”。2023年上半年福特中国出口量超5万辆创纪录。
与此同时,2023年2月,福特宣布斥资35亿美元,采用宁德时代提供的磷酸铁锂(LFP)技术,在美国密歇根州新建一座电动汽车电池工厂,预计2026年投产。
近期,在接受美媒采访时,福特汽车公司技术平台项目和电动汽车系统副总裁丽莎・德雷克(Lisa Drake)承认,福特在法律层面别无选择,只能从中国公司获取磷酸铁锂(LFP)电池技术授权。德雷克强调:“在福特,我们不会侵犯知识产权。没有授权就不能使用,否则就会违反全球通行的法律文件。这仅仅是将技术合法带回的一种方式。”她还提到,整个项目“卷入了政治风波”,但授权使用宁德时代的电池技术对于创造就业机会以及福特未来的电动汽车项目而言,是“正确的事情”。
事实上,福特汽车的“在中国,为世界”的战略也给其他外国车企提供了借鉴。
就在上周,有国内媒体报道,日产汽车计划从2026年起,将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出口至东南亚、中东和中南美等市场。这一举措旨在通过价格和性能兼具的中国制造电动车拓展海外市场,以加快日产经营重振。首批出口车型包括东风日产推出的电动轿车N7,这款车型由中国合资公司全权主导设计、开发和零部件选择,上市45天累计交付已达1万台。(果青)
- 上一篇:宁静快哭了
- 下一篇:程潇自曝经常拉黑别人